<code id="l54xj"></code>
<object id="l54xj"></object>

<th id="l54xj"><video id="l54xj"></video></th>

      1. <object id="l54xj"></object>

        您現在的位置 : 上海市 > 黃浦區

        上海市黃浦區

        [移動版] [黃浦區榮譽與排名]
        豫園
        地名:黃浦區隸屬上海市
        區劃代碼:310101代碼前6位:310101
        行政區域:上海市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市轄區車牌代碼:滬
        長途區號:021 郵政編碼:200001
        轄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66.2萬人
        人口密度:約33100人/平方公里
        行政駐地:延安東路300號
        下轄地區:10個街道
        區劃代碼 面積簡介
        南京東路街道 310101001 2.41km2
        南京東路街道于2007年3月1日由原南京東路街道、原人民廣場街道和原金陵東路街道(其中涉及三個居委會)經區行政區劃調整,合并而成。南京東路街道所處上![詳細]
        外灘街道 310101013 2.18km2
        外灘街道位于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東臨黃浦江,西至西藏南路折延安東路轉向福建中路折福州路折湖北路折漢口路折福建中路;北達蘇州河,南至新開河北路、人民路…[詳細]
        半淞園路街道 310101015 2.87km2
        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地處黃浦區最南端,東至陸家浜路;南至黃浦江;西至江邊路、高雄路、制造局路;北至陸家浜路。轄區面積2.87平方公里,現有22個居民區,…[詳細]
        小東門街道 310101017 2.59km2
        小東門社區(街道)位于黃浦區東部,東臨黃浦江,南接陸家浜路,西鄰豫園城隍廟,北靠新開河外灘,因老城廂環城10扇門之一的“小東門”而得名。 歷史上…[詳細]
        豫園街道 310101018 1.18km2
        豫園社區地處上海老城廂,東起人民路、四牌樓路,西至西藏南路,南始復興東路,北到人民路、淮海路,轄區面積1.18平方公里。豫園社區是上海的發祥地,有著7…[詳細]
        老西門街道 310101019 1.24km2
        老西門街道位于黃浦區中西部,東至光啟南路、跨龍路;南至陸家浜路;西至肇周路、西藏南路;北至復興東路。地處老城廂,地域面積1.2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詳細]
        五里橋街道 310103001 3.03km2
        五里橋社區,地處盧灣區南端,東以制造局路、高雄路與黃浦區為鄰,西以瑞金南路、日暉港與徐匯區為界,北至斜土路,南臨黃浦江。轄區面積3.03公里,現有居民…[詳細]
        打浦橋街道 310103002 1.59km2
        崛起于第一塊"毛地批租"的打浦橋地區位于盧灣區的中部,跨徐家匯路.肇嘉浜路兩側,地域面積1.59平方公里,占全區19.8%,截止2007年底,地區常住…[詳細]
        淮海中路街道 310103008 1.41km2
        淮海中路社區(街道)位于盧灣區東北部,東起西藏南路,西至重慶南路,南起建國東路,北至金陵東路,地域總面積1.41平方公里。截止2006年底,總戶數32…[詳細]
        瑞金二路街道 310103009 1.98km2
        瑞金二路街道位于市中心,其行政區劃東至重慶南路,南至建國中、西路,西至陜西南路,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街道占地面積約1.9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8.9…[詳細]

        地名由來:以境內的黃浦江得名。戰國時期,楚國黃歇開鑿了這條河,因此這條河被稱之為黃浦。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
        豫園
        豫園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
        豫園
        豫園

        2023年5月,公安部公布擬命名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候選對象名單,黃浦區入圍。

        2023年3月,2023中國創新百強區公布,黃浦區位列第5。

        2023年1月,黃浦區被命名為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旗)。

        2022年9月,全國愛衛辦確定黃浦區為2021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2022年7月,黃浦區豫園片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2022年4月,教育部確定黃浦區為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黃浦區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11月,黃浦區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10月,黃浦區外灘風景區、新天地—思南公館地區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查看更多黃浦區榮譽與相關排名>>

        上海市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俺范⒁弧毕嚓P程序仍在進行中。

        批復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上海市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于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盧灣、黃浦行政區劃調整是涉及上海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上海中心城區原有區劃已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部分區管轄范圍狹小、發展受限的情況突出。黃浦、盧灣均處于上海中心城區的核心區域,黃浦面積為12.49平方公里;盧灣東臨黃浦區,與浦東新區隔黃浦江相望,面積為8.03平方公里。

        黃浦、盧灣兩地匯集了金融證券、現代服務、商貿物流、休閑旅游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優勢資源。外灘、南京東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園等上海著名地標都在此區域內。2010年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也坐落在這一區域的臨江地帶。

        據介紹,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區政府管轄規模趨于合理,有利于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也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調整后,新的黃浦區面積達20.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9萬。

        黃浦、盧灣區名由來

        黃浦:“黃浦”的地名得名于“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盧灣”的地名得名于“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后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獡渡虾5胤街尽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區境南部建立上?h署;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區境北部先后開辟為英租界和法租界,開始有“南市”、“北市”之說。1927年7月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后,南市老城廂地區劃入滬南區管轄。在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后的淪陷時期,滬南區改稱為南市區。1945年抗戰勝利后,區境為上海第一區(黃浦)、第二區(老閘)、第三區(邑廟)、第四區(蓬萊)。當時上海市政府將全市分設30個區,第一區因瀕臨黃浦江,又以江名黃浦為區名,這是黃浦區得名之始。南市老城廂地區劃為邑廟區、蓬萊區。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兩區分別接管,并建立區人民政府,1959年12月邑廟、蓬萊兩區合并為南市區。1956年,黃浦、老閘兩區合并為黃浦區;1959年,邑廟、蓬萊兩區合并為南市區;1993年,黃浦區、南市區原浦東地區劃歸浦東新區。2000年,黃浦、南市兩區拆二建一,成立新的黃浦區。黃浦區委、區政府駐地:延安東路300號。

        黃浦區是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曾經是遠東最大的金融、貿易中心。700多年前,南市就是上?h治所在地;明清時期,十六鋪一帶已成為“江海通津,東南都會”;上海開埠后,黃浦灘旁辟為租界,最早向世界敞開大門;近代,外灘是銀行、洋行和輪船公司的集中地,南京路形成繁華的商業大街。解放后,區境面貌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大力推進舊區改造,先后拓寬和辟通了復興東路、陸家浜路、西藏南路、河南南路、九江路、天津路等道路,建成了人民廣場等多個地鐵站點,完成了蘇州河沿岸綜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區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對外灘、南京路、人民廣場、豫園商城、上海老街、延安中路綠地進行了大規模開發改造,成為上海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標志性景觀。

        黃浦區是全市商業繁華地區,共有名特商店、百年老店343家,南京東路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豫園商城以“小商品王國”著稱,四方賓客近悅遠來。區內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有“奇秀甲江南”的豫園和號稱“萬國建筑博覽”的外灘歐式建筑群,以及文廟、九間樓、書隱樓、古城墻等明清建筑。區內還有0中央駐上海辦事處、上海人民英雄紀念碑、五卅慘案紀念碑、四明公所牌樓、三山會館、豫園點春堂等革命斗爭史跡,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8處。黃浦區五教齊全,宗教場所有沉香閣、城隍廟、白云觀、董家渡天主堂、小桃園清真寺、沐恩堂等。

        歷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開埠后,境地被帝國主義占為租界。

        1945年12月以今黃浦江以西、山西南路以東、吳淞江以南、人民路以北區域設上海市黃浦區。

        1956月3月,老閘區并入。

        1960年1月,邑廟區大部分與蓬萊區合并,設立南市區。

        1961年劃浦東縣3個街道入黃浦區。

        1984年劃川沙縣洋涇鎮及洋涇、嚴橋2鄉北部區域入黃浦區。

        1993年,黃浦區、南市區原浦東地區劃歸浦東新區。

        2000年7月,黃浦區、南市區“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黃浦區。

        2011年6月,黃浦區、盧灣區“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黃浦區。


        以下地名與黃浦區面積相當:

        黃浦區相關名人

        到黃浦區必去著名景點

        黃浦區特產與美食
        黃浦區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