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l54xj"></code>
<object id="l54xj"></object>

<th id="l54xj"><video id="l54xj"></video></th>

      1. <object id="l54xj"></object>

        您現在的位置 : 寧夏

        寧夏地名與行政區劃

        [移動版]

        地名:寧夏 類別:自治區
        首府:銀川市區劃代碼:640000000000
        簡稱:寧面積:66400平方公里
        人口:720萬人 人口密度:108人/km2
        熱線電話:0951-6038111
        自治區政府地址:銀川市解放西街217號
        人口面積 代碼行政區劃
        銀川市 285.91萬 8874km2 640100000000 興慶區 西夏區 金鳳區 永寧縣 賀蘭縣 靈武市
        石嘴山市 75.14萬 5208km2 640200000000 大武口區 惠農區 平羅縣
        吳忠市 138.27萬 21420km2 640300000000 利通區 紅寺堡區 鹽池縣 同心縣 青銅峽市
        固原市 114.21萬 13450km2 640400000000 原州區 西吉縣 隆德縣 涇源縣 彭陽縣
        中衛市 106.73萬 17448km2 640500000000 沙坡頭區 中寧縣 海原縣
        寧東區 0萬 0km2 640600000000 寧東鎮

        寧夏地名由來:這里原為古代西夏地區。以元代寧夏路得名。十六國時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稱“夏后氏之苗裔”, 在此建大夏國。北宋時黨項首領李元昊在此建西夏國,故稱為“夏”地。元朝時取 “夏地安寧”之意設寧夏路。

        寧夏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境內靈武市“水洞溝遺址”表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在此設北地郡,派兵屯墾,興修水利,開創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故元代以后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189年的局面。元滅西夏后,設寧夏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1929年成立寧夏省。新中國成立后,1954年寧夏省撤銷并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沙坡頭
        沙坡頭
        銀川市人民廣場
        銀川市人民廣場
        沙湖
        沙湖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
        紅山堡
        紅山堡

        2022年,寧夏GDP總量為5069.57億元,位列2022年全國31省份GDP排行榜第29位。

        2021年全國各省水果產量排名出爐,寧夏以262.77萬噸,位列第23。

        2022年4月,寧夏灘羊產業集群入選2022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

        2021年,寧夏GDP達4522.31億元,位列2021年全國31省份GDP排行榜第29位。

        2021年11月,寧夏奶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入圍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建設名單。

        2021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各地人口數量排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寧夏人口數量為720萬人,全國排名第31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GDP總量排名出爐,寧夏以總量3921億元位居第29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GDP增速排名出爐,寧夏以3.9%的增速位居第8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人均GDP排名出爐,寧夏以人均56445元位居第19位。

        近日,全國各省男女平均身高排行榜出爐,寧夏排名第7,其中男:173.98cm,女:163.96cm。

        2021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31省份2020年居民收入榜,寧夏位列第21名,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5元。

        寧夏旅游指南
      2. 沙湖
      3. 水洞溝文化遺址
      4. 沙坡頭
      5.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6. 西夏王陵國家考古遺址
      7. 固原博物館
      8. 賀蘭山巖畫
      9. 蘇峪口
      10. 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
      11. 賀蘭山·漫葡小鎮
      12. 寧夏川民俗園
      13. 賀東莊園
      14.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15. 哈巴湖生態旅游區
      16. 寧夏科技館
      17. 寺口子
      18. 須彌山石窟
      19.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20. 黃沙古渡原生態旅游區
      21. 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
      22. 黃河橫城旅游休閑度假
      23. 滾鐘口
      24. 北武當生態旅游區
      25.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
      26. 騰格里沙漠濕地·金沙
      27. 涇河新城樂華城
      28.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29. 廟廟湖生態文化旅游區
      30. 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
      31.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
      32. 黃河樓
      33. 高廟保安寺

      34. 寧夏特產與美食
      35. 寧夏枸杞
      36. 靈武長棗
      37. 中寧枸杞
      38. 太西煤
      39. 中寧圓棗
      40. 賀蘭硯
      41. 鹽池灘羊肉
      42. 鹽池二毛皮
      43. 鹽池灘羊
      44. 固原馬鈴薯
      45. 同心圓棗
      46. 大武口小公雞
      47. 海原小茴香
      48. 丁北西芹
      49. 海原馬鈴薯
      50. 香山壓砂西瓜
      51.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
      52. 同心銀柴胡
      53. 鹽池谷子
      54. 鹽池黃花菜
      55. 固原紅雞
      56. 鹽池糜子
      57. 涇源黃牛肉
      58. 鹽池胡麻
      59. 金銀灘李子
      60. 涇源黃牛
      61. 靈武山草羊
      62. 中寧硒砂瓜
      63. 扁擔溝蘋果
      64. 青銅峽辣椒
      65. 吳忠牛乳
      66. 鹽池西瓜

      67. 寧夏民俗與文化
      68. 賀蘭皮影
      69. 回族剪紙
      70. 寧夏回族山花兒
      71. 回族服飾
      72. 回族民間器樂
      73. 北武當廟寺廟音樂
      74. 寧夏回族民間樂器
      75. 隋唐秧歌
      76. 中寧劉廟獅子
      77. 回族傳統婚俗
      78. 張氏回醫正骨
      79. 寧夏手抓羊肉制作技
      80. 中衛古建筑彩繪藝術
      81. 吳忠老醋釀制技藝
      82. 中寧蒿子面制作技藝
      83. 回族醫藥(陳氏回族
      84. 春節(六盤山區春官
      85. 寧夏手工毯織造技藝
      86. 二毛皮制作技藝
      87. 北武當廟寺廟樂
      88. 敬義泰
      89. 中衛舞龍
      90. 固原傳統建筑營造技
      91. 張氏回醫正骨療法
      92. 回族湯瓶八診療法
      93. 寧夏小曲
      94. 同心蓮花山青苗水會
      95. 回族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