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l54xj"></code>
<object id="l54xj"></object>

<th id="l54xj"><video id="l54xj"></video></th>

      1. <object id="l54xj"></object>

        您現在的位置 : 江蘇省

        江蘇省地名與行政區劃

        [移動版]

        地名:江蘇省 類別:省
        省會:南京市區劃代碼:320000000000
        簡稱:蘇面積:102600平方公里
        人口:8475萬人 人口密度:826人/km2
        熱線電話:25-83398000
        省政府地址:江蘇南京市北京西路68號
        人口面積 代碼行政區劃
        南京市 931.5萬 6586km2 320100000000 玄武區 秦淮區 建鄴區 鼓樓區 浦口區 棲霞區 雨花臺區 江寧區 六合區 溧水區 高淳區 江北新區
        無錫市 746.2萬 4572km2 320200000000 錫山區 惠山區 濱湖區 梁溪區 新吳區 經開區 江陰市 宜興市
        徐州市 908.4萬 11445km2 320300000000 鼓樓區 云龍區 賈汪區 泉山區 銅山區 豐縣 沛縣 睢寧縣 經濟技術開發區 高新區 新沂市 邳州市
        常州市 527.8萬 4372km2 320400000000 天寧區 鐘樓區 新北區 武進區 金壇區 經開區 溧陽市
        蘇州市 1275萬 8395km2 320500000000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 吳中區 相城區 姑蘇區 吳江區 蘇州工業園區 常熟市 張家港市 昆山市 太倉市
        南通市 772.7萬 8397km2 320600000000 通州區 崇川區 海門區 海安市 如東縣 經濟開發區 蘇錫通科技園區 通州灣示范區 啟東市 如皋市
        連云港市 460萬 7614km2 320700000000 連云區 海州區 贛榆區 東?h 灌云縣 灌南縣 經濟開發區 高新區 東中西示范區(徐圩新區)
        淮安市 455.6萬 9816km2 320800000000 淮安區 淮陰區 清江浦區 漣水縣 洪澤區 盱眙縣 金湖縣 經濟技術開發區 生態文旅區 工業園區
        鹽城市 671萬 16723km2 320900000000 亭湖區 鹽都區 大豐區 響水縣 濱?h 阜寧縣 射陽縣 建湖縣 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南高新區 東臺市
        揚州市 456萬 6504km2 321000000000 廣陵區 邗江區 江都區 寶應縣 經濟技術開發區 瘦西湖風景區 生態新城 儀征市 高郵市
        鎮江市 321萬 3631km2 321101000000 京口區 潤州區 丹徒區 鎮江新區(經開區) 高新區 丹陽市 揚中市 句容市
        泰州市 451.3萬 5788km2 321200000000 海陵區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 姜堰區 興化市 靖江市 泰興市
        宿遷市 498.6萬 8405km2 321300000000 宿城區 宿豫區 沭陽縣 泗陽縣 泗洪縣 經濟技術開發區 駱馬湖度假區(湖濱新區) 洋河新區(洋河度假區) 宿遷工業園區

        江蘇省地名由來:是以清朝時的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蘇。

        江蘇,簡稱蘇,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介于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江蘇地處中國東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也同樣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蘇省東臨黃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江蘇人均GDP、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境內地勢平坦,平原遼闊,無崇山峻嶺,而多名山巨澤,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海陸相鄰。省境除北部邊緣、西南邊緣為丘陵山地,地勢較高外,其余則自北而南為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所共同組成的坦蕩大平原。全省平原面積7.0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9%;水哉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16.9%;丘陵山地面積1.47萬平方公里,占14.3%,位于連云港市郊云臺山的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蘇省平原面積之多,水域比率之大,低山丘陵崗地面積之少,在全國各省區中均居首位,故有"水鄉江蘇"之稱。

        江蘇全省共有大小河道2900多條,湖泊近300個,大、中、小型水庫、塘、壩1100多座,水面積是全國所占比重最大的省(區)。全省河流除長江、淮河外,大都是流域范圍小、流量不大的中、小型河流。按水道系統,全省主要河流和湖泊可劃分為泗、沂、沭水系,淮河水系、長江和太湖水系三大系統。

        周莊古鎮
        周莊古鎮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
        明孝陵
        明孝陵
        周莊古鎮
        周莊古鎮
        中山陵
        中山陵

        2022年,江蘇省GDP總量為122875.6億元,位列2022年全國31省份GDP排行榜第2位。

        2021年全國各省水果產量排名出爐,江蘇省以969.13萬噸,位列第13。

        2022年4月,江蘇省小龍蝦產業集群入選2022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

        2021年,江蘇省GDP達116364.2億元,位列2021年全國31省份GDP排行榜第2位。

        2021年11月,江蘇省優質稻米全產業鏈重點鏈入圍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建設名單。

        2021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各地人口數量排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江蘇省人口數量為8475萬人,全國排名第4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GDP總量排名出爐,江蘇省以總量102719億元位居第2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GDP增速排名出爐,江蘇省以3.7%的增速位居第12位。

        2021年1月,2020年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人均GDP排名出爐,江蘇省以人均127285元位居第3位。

        近日,全國各省男女平均身高排行榜出爐,江蘇省排名第17,其中男:171.54cm,女:161.54cm。

        2021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31省份2020年居民收入榜,江蘇省位列第5名,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

        江蘇省旅游指南
      2. 蘇州園林
      3. 揚州瘦西湖
      4. 鎮江三山(金山·焦山
      5. 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
      6. 溱湖旅游景區
      7. 惠山古鎮
      8. 同里古鎮
      9. 周莊古鎮
      10. 金雞湖
      11. 茅山風景名勝區
      12. 云龍湖
      13.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14. 周恩來故里旅游景區
      15. 中國春秋淹城旅游區
      16. 環球恐龍城
      17. 天目湖
      18. 花果山風景區
      19. 濠河風景名勝區
      20. 吳中太湖旅游區
      21. 黿頭渚
      22. 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
      23.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
      24. 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
      25. 靈山景區
      26. 洪澤湖濕地景區
      27. 中山陵
      28. 西溪旅游文化景區
      29. 鳳城河風景區
      30. 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
      31. 五島湖旅游區
      32. 張家港香山景區
      33. 棲霞山風景區

      34. 江蘇省特產與美食
      35. 南京云錦
      36. 南京雨花茶
      37. 陽澄湖大閘蟹
      38. 宜興紫砂陶
      39. 鎮江香醋
      40. 碧螺春茶
      41. 陽山水蜜桃
      42. 蘇繡
      43. 盱眙龍蝦
      44. 寶應荷藕
      45. 新沂水蜜桃
      46. 興化大閘蟹
      47. 邳州白蒜
      48. 洞庭碧螺春茶
      49. 高郵鴨蛋
      50. 泗洪大閘蟹
      51. 淮安蒲菜
      52. 樹山楊梅
      53. 陽湖水蜜桃
      54. 高郵湖大閘蟹
      55. 黃尖菊花
      56. 金陵鹽水鴨
      57. 南京鹽水鴨
      58. 洋河大曲
      59. 姜堰大米
      60. 響水淺水藕
      61. 無錫毫茶
      62. 海安河豚
      63. 洋馬菊花
      64. 泗洪大棗
      65. 八集小花生
      66. 泗洪大米

      67. 江蘇省民俗與文化
      68. 蘇州評彈
      69. 昆曲
      70. 蘇繡
      71. 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
      72. 秦淮燈會
      73. 揚州剪紙
      74. 古琴藝術(虞山琴派
      75. 竹馬(蔣塘馬燈舞)
      76. 淮海戲
      77. 吳歌
      78. 海州五大宮調
      79. 淮劇
      80. 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
      81. 江南絲竹
      82. 淮鹽制作技藝
      83.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
      84. 漢調二簧
      85. 桃花塢木刻年畫
      86. 乾泰祥綢布
      87. 揚州清曲
      88. 徐州老同昌
      89. 富春茶社
      90. 奇芳閣
      91.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92. 蘇州御窯金磚制作技
      93. 王興記餛飩
      94. 蘇州得月樓
      95. 采芝齋蘇式糖果制作
      96. 金壇董永傳說
      97. 安樂園清真小吃制作
      98. 留左吹打樂
      99. 稻香村蘇式月餅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