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大街步行街 |
地名:大慶市 | 隸屬:黑龍江 |
區劃代碼:230600 | 代碼前6位:230600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黑E |
長途區號:0459 | 郵政編碼:163000 |
轄區面積:約216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78.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9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薩爾圖區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薩爾圖區 | 230602 | 504km2 | 薩爾圖區位于大慶市東北部,地理位置東經124°52′——125°12′,北緯46°32′——46°52′。全境南北長、東西寬,總面積548平方公里。在…[詳細] |
龍鳳區 | 230603 | 416km2 | 龍鳳區于1980年建區,是三個主城區之一、東城門戶和城南出口,區域內有5000公頃的城中濕地。轄區面積415.8平方公里(高新區占地145.23平方公…[詳細] |
讓胡路區 | 230604 | 1394km2 | 讓胡路區地處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大慶市區西北部。地理位置東經124°51′,北緯46°39′。東與薩爾圖區相連,南與紅崗區、大同區毗鄰,西接…[詳細] |
紅崗區 | 230605 | 625km2 | 紅崗區位于大慶市中部,大慶油田腹地,現管轄面積623平方公里,轄1個鎮、6個街道和1個市級工業園區,常住人口12.99萬。轄區有大慶油田采油二、四、五…[詳細] |
大同區 | 230606 | 2372km2 | 大同區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大慶市區南部,面積2400平方公里,人口18萬,有漢、滿、蒙等18個民族,下轄8個鄉鎮、7個街道、1個國有林場、58個行政村、…[詳細] |
肇州縣 | 230621 | 2445km2 | 肇州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松嫩平原腹地,背靠大慶油田,東部與肇東市比鄰,西部與大慶市大同區交界,南部與大慶市肇源縣接壤,北部與安達市相連,…[詳細] |
肇源縣 | 230622 | 4120km2 | 肇源縣是黑龍江省大慶市的一個縣原名后郭爾羅斯,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兩江左岸,長春、哈爾濱、大慶“金三角”的中心,隸屬于大慶市。是金太祖“肇基王績”…[詳細] |
林甸縣 | 230623 | 3591km2 | 林甸縣位于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全縣幅員面積3503平方公里,下轄5鎮3鄉3個林牧葦場,83個行政村,總人口26萬人,居住著漢、蒙、回、滿等1…[詳細] |
杜蒙縣 | 230624 | 6176km2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幅員面積6176平方公里,轄5鎮、6鄉、12個農林牧漁場,總人口25.2萬,有蒙、漢、滿、回等21…[詳細]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230671 |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詳細] |
地名由來:大慶以大慶油田得名。1959年9月26日,松遼盆地第3號探井噴油。時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前夕,為紀念這個大喜大慶、喜上加喜的日子,油田取名大慶。1979年安達特區更名為大慶市,以大慶油田的名稱命名。
2023年9月,大慶市被納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布局建設名單(復合型流通支點城市)。
2023年5月,大慶市入選全國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2023年5月,40座城市入選全國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大慶市位列第168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大慶市入選。
2022年,大慶市GDP總量為2988.6億元,位列2022年黑龍江省各市GDP排行榜來第2位。
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大慶市上榜。
2022年10月,中國106個大城市名單出爐,大慶市排名第78位,為Ⅱ型大城市。
2022年4月,大慶市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1年,大慶市GDP達2620億元,位列2021年黑龍江各大城市GDP排名第2位。
大慶市地處中國東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龍江省西部,F轄肇州、肇源、林甸、杜爾伯特四個縣,薩爾圖、讓胡路、龍鳳、紅崗、大同五個區,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262.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51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1.2萬人。全市耕地面積46.8萬公頃,草原68.9萬公頃,水面26.9萬公頃,濕地120萬公頃,地熱183平方公里。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5周年,建市25周年,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也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糧、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近些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大慶地方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方工業連續3年以40%的速度遞增。發展了食品、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一批支柱產業,建設了大豆產業園、精細化工園、皮革城、輕紡城、石蠟工業園、橡膠工業園、注塑城、塑編城等優勢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農業實施“農轉牧”戰略,加快發展畜牧業。全市奶牛、肉牛、肉羊、生豬、大鵝分別達到25.3萬頭、24.9萬頭、108.7萬只、98.0萬頭、136.9萬只,畜牧業實現增加值20.5億元,占全市農業增加值的51%。以伊利、金鑼、草原興發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發展到48家,形成了150萬頭生豬、300萬只大鵝、80萬噸鮮奶加工能力。實施旱澇保收田建設工程,目前全市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基本農田發展到276萬畝,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教育、文化、醫療、體育、旅游業繁榮興旺,辟建大學園、高中城,擁有8所大學、10所示范性高中、近百個科研院所,有一批現代化綜合醫院和?漆t院。綠色溫泉游、民族風情游、石油文化游獨具特色。大慶正在成為龍江西部教育、文化、醫療、體育、旅游中心。
區劃:黑龍江·大慶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