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石刻 |
地名:豐都縣 | 隸屬:重慶市 |
區劃代碼:500230 | 代碼前6位:500230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200 |
轄區面積:約28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7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23個鎮、5個鄉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三合街道 | 500230001 | 78.1km2 | 三合鎮位于長江南岸的豐都新縣城,是豐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幅員面積78.1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委,總人口70200人(其中非…[詳細] |
名山街道 | 500230002 | 40.6km2 | 豐都縣轄鎮?h府駐地。國家級名勝古跡游覽地,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東漢平都縣治始于此,歷為縣治。清同治九年(1870)被江水淹沒,移治新城六口井,6年后遷…[詳細] |
虎威鎮 | 500230101 | 72.7km2 | 豐都縣轄鎮。1931年始建虎威鄉。1934年改太威鄉,1941年復虎威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同興、人和鄉并入置虎威鎮。位于縣…[詳細] |
社壇鎮 | 500230102 | 101.49km2 | 社壇鎮地處馳名中外的“鬼城”豐都西北部,是豐都長江北岸的文化、商貿、信息中心,是重慶市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鎮。全鎮幅圓面積101.49平方公里,轄17…[詳細] |
三元鎮 | 500230103 | 72.3km2 | 豐都縣轄鎮。1931年建三元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樂家鄉并入建三元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52公里。面積72.3…[詳細] |
許明寺鎮 | 500230104 | 58.3km2 | 豐都縣轄鎮。1992年由理明、培觀兩鄉合并建許明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65公里。面積58.3平方公里,人口1.8萬。豐墊公路穿境與許明寺至董家場公…[詳細] |
董家鎮 | 500230105 | 69.9km2 | 豐都縣轄鎮。1953年由飛龍鄉劃出設董家、大石、石盤三鄉,1955年底將三鄉合并置董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4年建鎮,1992年…[詳細] |
樹人鎮 | 500230106 | 86.8km2 | 豐都縣轄鎮。1940年置村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石嶺鄉并建樹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7公里。面積86.8平方公里,人…[詳細] |
十直鎮 | 500230107 | 108.5km2 | 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南瀕長江,江岸線30華里,是全縣江岸線最長的鄉鎮,東與忠縣任家鎮接壤,距豐都縣新縣城4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08.5平方公里,有耕地…[詳細] |
高家鎮 | 500230109 | 157.7km2 | 豐都縣轄鎮。1952年分置高家鎮鄉,1984年高家并入高家鎮。1992年建國、太運兩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57.7平方公里,人…[詳細] |
興義鎮 | 500230110 | 113.2km2 | 豐都縣轄鎮。1934年設興義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與佛建、、大池兩鄉并入建興義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13公里![詳細] |
雙路鎮 | 500230111 | 104.5km2 | 豐都縣轄鎮。1949年置雙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蓮花、安寧兩鄉并入建雙路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104.5…[詳細] |
江池鎮 | 500230112 | 68.1km2 | 江池鎮位于長江南岸,東依石柱縣下路鎮,南接石柱三樹鄉,西鄰本縣龍河鎮,北與本縣高家鎮接壤,是豐都縣東部繁榮的邊貿集鎮,也曾是是川東地下游擊隊活動的紅色…[詳細] |
龍河鎮 | 500230113 | 14.9km2 | 豐都縣轄鎮。1930年置觀音鎮,1931年置觀音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建龍河鎮,1992年崇實、河面、長嶺三鄉并…[詳細] |
武平鎮 | 500230114 | 203.7km2 | 豐都縣轄鎮。1935年置武平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太平鄉并入建武平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65公里。面積203…[詳細] |
包鸞鎮 | 500230115 | 184.3km2 | 豐都縣轄鎮。1949年置包鸞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新臺、云臺兩鄉并入建包鸞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184.3…[詳細] |
湛普鎮 | 500230116 | 31.8km2 | 豐都縣轄鎮。1949年置湛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9.8公里。面積31.8平方公里,人口1萬。交…[詳細] |
南天湖鎮 | 500230118 | 240km2 | 南天湖鎮位于長江南岸豐都縣,原為豐都縣廠天鄉,在1992年撤區并鄉時,由原廠天鄉、三撫鄉合并而成,2002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建制鎮,稱為南天…[詳細] |
保合鎮 | 500230119 | 78.1km2 | 2008年1月,重慶市政府(渝府[2008]1號)批準同意撤銷保合鄉,設立保合鎮。鎮政府駐何家場村10社。
保合鄉位于豐都縣北部,距名山鎮46千…[詳細] |
興龍鎮 | 500230120 | 156.7km2 | 興龍鎮取崇興鄉和接龍鄉各一字而得名。興龍鎮…[詳細] |
仁沙鎮 | 500230121 | 91km2 | 豐都縣轄鄉。1931年建沙灘鄉,1935年合并置仁沙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紅星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9公里。面積9…[詳細] |
龍孔鎮 | 500230122 | 25.6km2 | 豐都縣轄鄉。1940年置龍孔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楠竹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1公里。面積25.6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
暨龍鎮 | 500230123 | 154.1km2 | 豐都縣轄鄉。1935年置暨龍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回龍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81公里。面積154.1平方…[詳細] |
雙龍鎮 | 500230124 | 78.5km2 | 豐都縣轄鄉。1940年置雙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4年更名雙龍場鄉,1992年燈塔鄉并入。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66公里。面積78…[詳細] |
仙女湖鎮 | 500230125 | 其境內有一高山湖泊,傳說曾有仙女在此洗澡,故名。仙女湖鎮…[詳細] | |
青龍鄉 | 500230202 | 51.3km2 | 豐都縣轄鄉。1949年由太平、大柳兩鄉合建青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77公里。面積51.3平方公里,人口1.3萬![詳細] |
太平壩鄉 | 500230206 | 63.7km2 | 太平旅游城位于豐都縣東南角,地處七躍山山脈洼地,距縣城83公里,與豐都縣武平鎮、暨龍鄉、都督鄉、石柱縣龍潭鄉、彭水縣棣樘鄉接壤,境內交通條件好,具有四…[詳細] |
都督鄉 | 500230207 | 78.2km2 | 都督鄉位于長江南岸,距豐都新縣城96公里,地處豐都與彭水、石柱、武隆四縣交界之地,東靠彭水縣的棣樘鄉、葡萄鄉,南靠武隆縣的后坪鄉,北靠石柱縣的萬寶鄉,…[詳細] |
栗子鄉 | 500230209 | 45.4km2 | 豐都縣轄鄉。1940年置栗子鄉。建國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3公里。面積45.4平方公里,人口1.2萬。南江…[詳細] |
三建鄉 | 500230210 | 62.4km2 | 豐都縣轄鄉。1935年由廖家壩、廠天、三撫堂合建建鄉,1935年栗子鄉析出,1955年三撫堂析出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龍…[詳細] |
地名由來:隋朝取豐穩壩之 “豐”字與平都山之“都”字 ,改置豐都縣。
2023年10月,豐都縣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3年8月,豐都縣被納入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2023年8月,2023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名單發布,豐都縣上榜,位列第6名。
2023年7月,豐都縣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2023年4月,科技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豐都縣入選(西部地區科技支撐生態文明主題)。
2022年6月,豐都縣入選2022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位列第7。
2021年11月,豐都縣上榜2021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
2021年9月,豐都縣上榜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名單,位列第46名。
2021年9月,豐都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Fengdu原稱酆都,解放后稱豐都。
豐都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境跨長江兩岸,地處長江上游,上距重慶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10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人。
豐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時稱“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從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定名為“豐都縣”,至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因為三峽建設,縣城由長江的北岸名山鎮遷至南岸的三合鎮。
豐都,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國最有特色,最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小鎮,以其作為陰曹地府所在的豐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這里流傳著許多鬼神傳說,《西游記》、《聊齋志異》、《說岳全傳》、《鐘馗傳》等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對“鬼城”豐都均有生動描述,頗富傳奇色彩。
旅游資源
豐都縣境內主要景觀有:豐都名山、雙桂山、“鬼國神宮”、“陰司街”、天堂仙境、鬼王石刻,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觀,也是西南地區最壯觀的動態人文景觀,這里還有建筑奇特壯觀,密集程度大,時代跨度大、文化價值高,在全國實屬罕見的匯南漢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設中的樹人大鬼石刻,還有低海拔(海拔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園,有三撫原始林場,龍河風景區的漂流,及世界著名的大溶洞“雪玉洞”。
區劃:重慶市·豐都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