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世尚書坊 |
地名:宣城市 | 隸屬:安徽省 |
區劃代碼:341800 | 代碼前6位:341800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地級市 | 車牌代碼:皖P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轄區面積:約1234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0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3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宣州區 |
![]() | 區劃代碼 | 面積 | 簡介 |
宣州區 | 341802 | 2533km2 | 宣城市宣州區地處皖東南,為宣城市政府駐地和唯一市轄區,是滬蘇浙產業由沿海向內地梯度轉移過渡帶。全區下轄17個鄉鎮(其中,3個標準集鎮,1個擴權強鎮試點…[詳細] |
郎溪縣 | 341821 | 1105km2 | 郎溪縣風景郎溪(緯度31.1281°,經度119.1773°,海拔94米)古稱建平,建縣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地處安徽省東南邊陲,長江三角洲…[詳細] |
涇縣 | 341823 | 2059km2 | 涇縣位于北緯30°21′至30°50′、東經117°57′至118°41′,地處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游,處于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東與宣州區、…[詳細] |
績溪縣 | 341824 | 1126km2 | 績溪縣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東麓的山區縣,隸屬宣城市,縣域面積1126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81個村(社區),人口17.2萬人。
績溪因水而得名…[詳細] |
旌德縣 | 341825 | 905km2 | 旌德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黃山。建縣于唐寶應二年(763),至今已有1250多年歷史?h名寄意“旌表賢能,彰揚禮德”。全縣面積904.8平方公里,轄10個…[詳細] |
經濟開發區 | 341871 | 經濟開發區…[詳細] | |
寧國市 | 341881 | 2447km2 | 寧國地處皖東南,連接皖浙兩省七個縣市,背靠黃山、九華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時經濟圈,市域面積2487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6個街…[詳細] |
廣德市 | 341882 | 2165km2 | 廣德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轄6鎮3鄉3街道,34個社區、103個行政村,人口52萬。是全國文明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綠色發展百強…[詳細] |
地名由來:宣城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與江蘇、浙江兩省接壤,是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敬亭.柏枧、水西、龍須四山峰巒疊翠;青戈江、水陽江兩水相依。宣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
2023年4月,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宣城市位列第149名。
2023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宣城市入選。
2023年3月,宣城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
222年4月,宣城市被授予為中國攝影之鄉稱號。
2022年1月,宣城市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建設市域突出單位。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宣城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宣城市GDP達1833.9億元,位列2021年安徽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1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宣城市位列第183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宣城市位列第191名。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兩市,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本省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
宣城轄1個市轄區和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2016年末,宣城市戶籍人口280.4萬人,常住人口260.1萬人。
宣城地處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宣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中國鱷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魚米之鄉。宣城自西漢時起就一直是江東大郡,晉永嘉年間,首開文化昌盛之風,歷經六朝。
2016年,宣城市全年生產總值105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2015年增長8.7%。
區劃:安徽省·宣城市 |